不少朋友问上海电网在职博士的待遇情况,这里就给大家说点实在的。首先说收入部分,基本工资按副科级待遇,加上岗位津贴和年终奖,年到手大约在20-25万区间。重点要说的是住房补贴,硕士学历每月补800,博士直接翻倍到1600,这个在申请人才公寓时还能叠加使用。
再说说隐性福利,单位有专门的在读博士培养经费,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能报销80%版面费。每周可申请1天带薪学习假,这个很多单位是没有的。晋升方面有个隐藏优势,评高级职称时,在职博士学历能比同期竞争者早半年入围。
但要注意三个关键点,第一必须专业对口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最吃香;第二需要签8年服务协议,提前离职要退还培养费用;第三面试时会重点考察项目经历,有参与过电网改造项目的很加分。
这里说句大实话,如果冲着快速涨薪来的可能要失望,但求稳定发展和职称晋升的,这个待遇在国企里算中上水平。去年我们部门6个申请的在职博士,说一千,道一万就批了2个,都是参与过智能电网项目的技术骨干。
上海电网在职博士报考条件有哪些?
一、硬性门槛,学历和工作经验
首先,学历这块儿必须达标。按大多数高校的要求,报考在职博士得先有硕士学位。如果是国内高校毕业的,学位证、毕业证得齐全;如果是海外留学回来的,得先通过教育部认证。个别院校可能接受特别优秀的本科生破格报考,但这种情况极少,还得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或行业贡献。
工作经历方面,上海电网作为国企,通常鼓励员工深造,但报考前一般要求在本单位有2年以上的正式工作经历。有的高校还会明确要求报考者从事电力、能源相关领域工作,毕竟专业对口更容易通过审核。
二、单位支持是关键
在职博士和全日制最大的区别,就是需要单位盖章同意。上海电网的员工得先和人力资源部门沟通,确认单位是否支持报考。有的单位会签培养协议,约定毕业后继续服务的最低年限;有的还可能提供学费补贴,但这些都是要和单位提前协商好的。
三、推荐信别小看
两封专家推荐信是标配。最好是找熟悉你工作情况的高工、教授,或者单位里的技术领导来写。推荐信内容不能光夸人,得具体说明你的专业能力、项目经验,特别是和博士研究方向相关的实践成果。比如参与过智能电网改造项目,或是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有实际贡献,这些都能加分。
四、研究方向要对口
选研究方向得贴着上海电网的业务需求来。比如新能源并网技术、特高压输电、电力物联网这些领域,既符合行业趋势,又容易获得单位支持。报名前建议翻翻三年电网的科技项目清单,看看他们在重点攻关哪些技术,选个贴近的方向成功率更高。
五、考试怎么准备
初试一般是英语加两门专业课。英语难度大概在六级以上,专业基础课像电力系统分析、高电压技术这些,得把在职硕士阶段的教材再捋一遍。复试环节各校差别大,有的侧重科研设想答辩,有的会让现场分析电网实际案例。有个小技巧,提前看看导师发的论文,面试时能结合他们的研究方向谈想法,容易留下好印象。
六、特殊人群注意
要是拿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,或者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参与过电网重大科技项目,有些高校会放宽工作年限要求。另外,长三角地区高校普遍和上海电网有合作,比如上海交大、华东理工这些学校的电气工程专业,每年都有定向培养名额,内部员工可以重点关注。
学姐提醒两点,一是关注报名时间,很多高校的在职博士网报每年就开一次,通常在9-10月份;二是提前联系导师,尤其是研究方向和电网业务紧密相关的教授,导师点头了后续流程会顺利很多。
推荐阅读: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