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全博士的专业也很多,基本上全日制能选的,非全博士也能读到。
全都介绍肯定是不行,受制于篇幅限制,给大家介绍几个火一点而且特别有用的专业吧。
然后论文也确实都不太难写,但丑话说在前面,你要想随便摘抄点文献自己随便改改,那这个论文是不可能过的。
对于在管理岗位的人来说,应用型社科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比如说教育博士,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类名校都有开设。
这个专业主要面向中小学校长、教育局干部等 。
课程设置很实用,核心课里还有学校治理实操沙盘。
比如说,你在学校负责管理工作,通过学习教育博士课程,把在实操沙盘中的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,写关于学校管理、教育政策实施等方面的论文,就比较容易上手。
因为这些都是你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,有实践基础,写起来就不会那么费劲。
工商管理博士(DBA)也很受欢迎,像长江商学院、中欧等都有相关项目 。
这个专业虽然对学生所在企业有一定要求,比如需企业年营收 5 亿以上证明,但毕业没有核心期刊硬性要求。
在学习过程中,主要研究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。
你要是企业高管,对企业战略规划、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等方面肯定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。
把这些经验梳理梳理,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,写一篇关于企业管理创新、商业模式优化等方面的论文,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交叉学科:竞争相对较小
交叉学科是个竞争相对较小的领域,对于想读非全日制博士的人来说,也是个机会。
比如数字经济专业,中央财经大学有开设 。
这个专业接受 CFA/CPA 持证人跨考,还能用行业分析报告抵免研究综述。
现在数字经济发展得很火,很多企业都在往数字化转型。
如果有金融方面的背景,又对数字经济感喜好,通过分析一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,写一篇关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金融创新、数字金融监管等方面的论文,既紧跟时代热点,又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,而且竞争相对没那么大。
还有智慧医疗专业,复旦大学等学校有相关方向 。
这是医工交叉方向,医疗设备企业研发主管在录取人数中占比 67%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医疗行业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。
如果在医疗设备企业做研发,对医疗设备的技术创新、临床应用等方面比较熟悉,把这些经验和医学知识、信息技术结合起来,写一篇关于智慧医疗设备研发、医疗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论文,也是很有价值的,而且在这个交叉领域,竞争对手相对较少。
推荐阅读: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