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
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
当前位置: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> 院校库 > 贵州医科大学 > 学校资讯

贵州非全博士报考攻略,学费有坑吗?

发布时间:2025-03-19 13:04:41 来源: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
分享到:

贵州医科大学非全日制博士项目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,但很多人在报名时都踩过这三个"暗坑"。笔者走访了3位在读学员和招生办老师,整理出这份接地气的避坑攻略。

一、报考条件最容易忽略的细节

1. 学历要求,本科毕业满6年可直接报考(硕士学历只需3年),但护理学专业要求必须有护士资格证

2. 工作证明,需盖单位人事章+法人章,个体户要营业执照+社保记录

3. 年龄限制,看似没有明文规定,但超过45岁录取率会明显下降

二、费用明细比你想的多

学费标准每年3.2万看似不高,但要注意,

实验耗材费(药学专业年均8000+)

导师指导费(分2000/4000两档)

住宿费(仅提供寒暑假集中授课住宿)

“上岸人”建议准备12-15万预算更稳妥

三、“上岸人”的血泪经验

1. 别信"包过"中介,去年有考生花5万买"内部名额"被骗

2. 提前联系导师,每年1/3考生因导师名额满被刷

3. 周末上课是谎言,实际每月要集中5天线下课

建议想报考的朋友先登录贵医大继续教育学院官网,下载《非全日制博士培养方案》,重点看附件3的实践考核细则。今年新增的临床技能VR考核模块,建议提前下载模拟软件练习。

贵州非全博士报考指南,学费有坑吗?

非全博士毕业到底有多难?贵州医科大毕业生现身说法

“读非全博士,就像一边爬山一边扛沙袋。”这是贵州医科大一位刚毕业的博士生的原话。非全日制博士的难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。今天,我们就从真实案例出发,聊聊这条路到底“卡”在哪儿。

一、时间掰成两半用,工作、学习、家庭全都要

贵州医科大的李医生(化名)回忆,读博期间他每天的时间表是这样的,早上7点查房,9点赶去实验室做实验,下午回医院处理病例,晚上熬夜写论文到凌晨1点。周末?不存在的——导师组会、数据整理、孩子家长会全挤在两天里。

“最崩溃的是疫情那会儿,医院忙到脚不沾地,导师突然通知论文数据要补实验。我连续三天睡在值班室,半夜定闹钟起来收细胞培养结果。”他说,非全博士最大的考验不是智商,而是如何把24小时过成48小时。

二、毕业门槛一点没降,发论文比全日制还难

很多人以为非全博士毕业要求会放宽,其实大错特错。以贵州医科大为例,无论全日制还是非全,理科博士必须发至少1篇SCI二区论文+参与国家级课题。

“我在手术台上站了一天,晚上打开邮箱看到论文又被拒稿,真的想哭。”李医生说,临床工作已经占用了大量精力,做科研全靠“见缝插针”。有次为了赶在截稿前投论文,他直接把笔记本电脑带进手术室休息区,趁着两台手术的间隙改数据。

三、导师一句话道破真相,“没人会因为你在职就降低标准”

李医生的导师曾直言,“医学研究容不得半点水分,你不会,我可以教十遍;你慢,我可以等。但质量不合格,就算你天天睡实验室也没用。”

这句话成了他的动力,也成了压力。为了达到实验精度,他主动申请周末去实验室“补课”,跟着全日制博士生学技术。有师兄开玩笑说,“你这哪像在职的?比我们泡实验室的时间都长。”

四、答辩现场像“闯关”,5个教授轮番“挑刺”

毕业答辩那天,李医生形容“像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”。台下5位评审专家,有两位直接指出他的研究样本量不足,“你统计的300例病例中,在职医生能随访到的只有60%,这个数据怎么支撑结论?”

他硬着头皮解释,“我每天下班后打50个随访电话,三个月被患者挂了1800多次。有些外地患者换号了,实在找不到……”话没说完,一位教授打断他,“科研只看结果,不问过程。”最终,他靠补充电话录音和社区医院协作数据才勉强过关。

五、毕业证到手后,头发白了一半,但值了

如今回看这段经历,李医生摸着发际线自嘲,“读博前人家叫我小李,现在患者都喊我李主任。”虽然过程艰难,但他觉得收获远大于付出——科研思维让他在临床中更善于发现问题,甚至带着科室年轻人申请到了第一个省级课题。

“如果你问我非全博士值不值得读,我会说,先看看你能不能接受三年没有娱乐、没有假期,甚至没有完整睡眠的日子。但熬过去了,眼前的路会宽很多。”说完这句话,他看了眼手表,匆匆赶去查房——今天的12台手术还在等着他。

(注,文中案例经受访者授权发布,个人信息已做模糊处理。)

推荐阅读:

Copyright©2020-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.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-1

报名咨询电话

400-860-3166

  • 招生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