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
当前位置: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> 报名条件 > 报考常识

2025年在职博士报名,这五类人趁早打消念头

发布时间:2025-05-23 10:07:12 来源: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
分享到:

“2025年想读在职博士,现在该准备啥?”作为“老江湖”,我见过太多人跟风报名,对了赔了时间又烧钱。今天说点大实话,特别是下面这五种情况,劝你千万别硬着头皮上。

第一类:天天加班到半夜的

上个月刚劝退个程序员老哥,他以为能像读硕士时那样突击学习。可博士论文光开题报告就要磨半年,更别说每周雷打不动的文献汇报。真实案例:某银行中层每天只能抽22:00-24:00学习,结果体检查出心律失常,对了休学了。

第二类:存款低于15万的

别光看官网写的3-8万学费,隐形开销才是大头。我读博期间光是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就花了2万多,还有核心期刊版面费动不动上万。更扎心的是,有些导师会暗示自费买实验器材,这部分根本没法报销。

第三类:想着“拿证就行”的

去年某高校清退了12名在职博士生,就因为论文质量不达标。现在教育部查得严,盲审专家专挑在职生的论文看数据真实性。认识个老教师,论文改了7遍都没过,对了自己主动退学了。

第四类:孩子还没上小学的

有个师姐孩子刚满3岁时开始读博,结果开组会时总被孩子哭声打断。最惨的是赶论文关键期碰上孩子生病,连续两周医院学校两头跑,差点得了焦虑症。除非家里有给力的带娃帮手,否则真心劝你别折腾。

第五类:单位不给盖章的

去年有学员偷偷用假公章报名,结果学位公示期被人举报。现在学校都要求人事部门直接对接,还要查社保记录。提前半年跟领导沟通最稳妥,我们单位当时就卡了三个月才批申请。

看到这儿如果你还不死心,给你支个绝招:现在马上找本专业近三年的博士论文,能坚持读完三篇目录还不打瞌睡的,或许真有戏。要是连摘要都看不下去,咱还是把钱留着干点实在的。

下期大家关心的问题:《在职博士导师最怕学生问的三句话》

2025年在职博士报名,这五类人趁早打消念头

在职博士延期毕业的真实经历

去年夏天,我在实验室撞见同门师兄一姐妹蹲在走廊抽烟。他博士第七年了,白大褂兜里还揣着降压药。我俩相视苦笑——在职读博的人,谁还没被延期毕业这事折腾过?

一、延期这事真不稀奇

我们学院去年有23个在职博士,按时毕业的就5个。隔壁工学院更夸张,40人的年级里8成要延期。导师私下跟我说:"现在发篇核心期刊比五年前难两倍,实验数据要求翻番,你们又要上班又要搞科研,时间根本掰不开。"

我室友在医院当主治医师,论文截稿前三个月,科室突然安排他负责新病区。白天查房看诊,晚上通宵改论文,说一千,道一万查重时发现实验样本量不够,硬生生被卡了半年。

二、我的三次延期经历

第一次延期的原因特别现实:闺女上小学。开学那阵子天天家长会、兴趣班,公司正好接了个大项目,导师催论文的消息在微信里堆了上百条。凌晨两点改PPT时,电脑突然蓝屏,八万字初稿没保存,当时真想掀桌子。

第二次栽在数据采集上。我的课题需要工厂实测,原定的合作企业突然改制,新来的领导不认之前的协议。为这事跑了六趟河北,说尽好话才拿到说一千,道一万三组关键数据,答辩时间已经过了截止日期。

第三次更憋屈。论文外审遇到个较真的专家,非说我的模型验证次数不够。补实验那两个月,我每天下班就泡在实验室,有回做模拟实验忘了时间,被保安锁在楼里,靠着办公室的饼干熬到天亮。

三、“老江湖”的实在话

1. 别跟导师玩"躲猫猫"

每周固定发邮件汇报进展,哪怕只整理了文献综述。有次我项目忙得脚不沾地,隔了半个月没联系导师,再去办公室直接被训了半小时:"你以为博士论文是超市买菜?今天不做明天还能接着挑?"

2. 把时间切成豆腐块

我后来养成个习惯:手机设七个闹钟。早上六点半看文献,午休改代码,通勤路上听学术讲座。有次在幼儿园家长会上突然想到算法改进,直接拿口红写在纸巾上。

3. 脸皮要厚心态要稳

单位领导听说我要延期,明里暗里说"读不出来就算了"。我没接话茬,反而把课题内容和公司业务结合,后来研究成果还真用在了部门项目里,年底还拿了创新奖。

现在抽屉里还留着三张延期申请表,边角都磨毛了。上周去教务处办手续,看见个头发花白的老哥在填第五次延期申请,他说:"家里孩子都高考了,我这博士论文还没'高考'完呢。"

推荐阅读:

  • 报名条件
  • 报考指南

Copyright©2020-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.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-1

报名咨询电话

400-860-3166

  • 招生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