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兰州大学到底有没有在职博士?"今天咱们就唠透这个问题。废话不多说,有!但得看您符不符合"硬杠杠"。
兰大作为西北地区985扛把子,在职博士招生确实存在,不过有三个关键点您得门儿清。第一,招生专业集中在理学、地学等传统优势学科,像化学、大气科学这些王牌专业每年会放出少量名额。第二,报考门槛不低,既要硕士毕业满5年,还得在核心期刊发过论文,说白了就是要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。第三,培养方式特殊,前两年集中授课,后三年回单位搞科研,每月至少要有5天泡在实验室。
去年经管学院的张老师给我讲过真实案例,有个国企高工带着两个省部级项目来报考,结果面试时发现实验数据不够扎实,硬是被刷下来了。这说明啥?兰大挑在职博士,既要看职称职务,更看重真才实学。别忘了各位,今年招生简章新增了"定向培养单位推荐信"要求,国企事业单位的伙伴要提前三个月跟人事部门打招呼。
说到备考诀窍,跟全日制博士最大的不同在于研究方向的匹配度。建议提前半年联系导师,最好能带着单位的科研项目来谈。去年成功上岸的刘工就是带着企业的治沙项目,跟导师的荒漠化防治方向完美契合,这才从23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。
要是您符合这些条件,赶紧上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,每年3月和9月各开放一次报名通道。记住把科研成果证明、单位同意报考证明、专家推荐信这三样准备齐全,缺一不可。
兰大在职博士学费贵不贵?
说到读在职博士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贵”。尤其是兰州大学这种985高校,名气摆在那儿,学费到底值不值?咱们今天不绕弯子,直接掰开揉碎了聊。
一、学费到底多少钱?不是“一口价”
兰州大学在职博士的学费,不同专业差别挺大。文科类专业普遍在4万到8万之间,理工科、医学类可能涨到8万到12万。注意,这费用一般分3-4年交,不是一次性掏腰包。比如教育学博士每年交2万,三年下来6万,压力能分散开。
除了学费,还得算上住宿费(如果住校)、实验材料费、论文答辩费这些零碎开支。比如工科生做个实验,材料费一年可能多出几千块。不过好在在职博士不用脱产,平时还能上班赚钱,经济压力其实比全日制小。
二、横向比一比,兰大到底什么水平?
拿几所同档次高校对比,
复旦大学在职博士,文科8-10万,理工科12-15万
四川大学,医学类博士普遍10万起
西北地区其他211高校,平均低1-2万
这么一看,兰大的收费在985高校里算中等。尤其是考虑到西北地区生活成本低,食堂吃碗牛肉面才7块钱,整体花销其实比北上广高校划算。
三、值不值?关键看“买到什么”
有人觉得花8万读博肉疼,但得看换回什么,
1. 导师资源,兰大院士、长江学者级别的导师带学生,很多项目能直接参与。
2. 学历含金量,985高校的博士文凭,在国企、事业单位评职称就是硬通货。
3. 人脉圈子,同学里不少是单位中层领导,读博期间积累的关系网可能比学费值钱。
举个真实例子,去年有位兰大化学系在职博士,在读期间跟着导师做新能源项目,后来直接被合作企业挖走当技术总监。他说,“导师牵线的机会,早把学费赚回来了。”
四、普通人怎么省钱?
1. 盯紧奖学金政策,兰大每年有“优秀研究生”奖项,覆盖20%的学生,能拿5000-1万补贴。
2. 别拖太久,超过基本学制要交延期费,每年多交1万,规划好时间最省钱。
3. 找单位报销,很多国企、医院有学历补贴政策,提前和人事部门打听清楚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,觉得贵不贵,关键看个人需求。要是为了混文凭可能心疼钱,但真想学东西、拓人脉,兰大这个价码在双一流高校里真不算离谱。具体选不选,还得看自家钱包厚度和未来规划。
推荐阅读: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