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
当前位置: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> 报名条件 > 报考常识

在职读博期间工资会被扣吗?

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2:39:38 来源: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
分享到:

收到很多在职人员的咨询,"老师,我要是读在职博士,单位会不会扣我绩效工资哈?"这个问题确实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。根据我接触的300+在职博士案例,实际情况要分三种情况来看,

第一种是国企事业单位常见做法,保留基本工资,扣除绩效部分。比如某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,读博期间基本工资照发,但门诊提成和手术补贴暂停发放。这种模式占60%左右的案例。

第二种是私企常见操作,工资结构不变,但考核标准调整。某互联网大厂的研发主管,读博期间维持原有薪资,但KPI考核中减少了短期项目指标权重,增加了专利产出等长期指标。

第三种特殊情况,部分单位有学历补贴政策。某央企明确规定,员工取得博士学位后,每月增加1500元学历津贴,相当于变相补贴了读博期间的部分收入损失。

需要特别注意的坑是,很多单位的人事制度里藏着"服务期"条款。某高校教师读博前没细看合同,毕业才发现要服务满8年,否则需赔偿30万培养费。建议大家在报名前一定要做三件事,1.仔细查阅劳动合同补充条款 2.当面找人事主管确认 3.重点问清服务年限和违约赔偿标准。

现在很多单位开始推行"学术假"制度,比如某省属国企允许员工申请1年全脱产学习,期间发放基本工资的80%。这种模式既能保证学习质量,又不影响职业连续性,值得重点关注。

在职读博期间工资会被扣吗?

单位不同意读在职博士怎么办?

一、先搞明白,单位为啥不同意?

1. 怕影响工作

单位最担心的,就是你读博后工作分心。尤其是技术岗、管理岗,一旦你投入大量时间搞科研,手头的项目进度可能受影响。比如朋友小王在国企做工程师,单位我就直接说,“你读博可以,但必须保证项目不耽误。”

2. 担心人才流失

有些单位觉得,员工学历高了容易跳槽。尤其是事业单位或体制内单位,培养一个博士成本高,怕你毕业就“另谋高就”。

3. 制度限制

部分单位有内部规定,比如工作未满X年不能深造,或者只允许考特定专业。这种情况在医疗、教育系统比较常见。

二、破解难题的5个实用招数

▍第1招,主动“交底”,打消顾虑

别藏着掖着!直接找领导谈,重点说清楚三点,

时间安排,明确表示不会占用工作时间,比如选周末上课、寒暑假集中学习;

研究方向,尽量选和工作相关的课题,比如你是教师就研究教育管理,让单位觉得你读博对团队有帮助;

书面承诺,必要时签协议,承诺毕业后继续服务一定年限。

举个真实例子,某三甲医院的医生想读医学博士,主动提出把研究方向定为科室急需的诊疗技术,最终科室主任亲自帮他协调排班。

▍第2招,找政策撑腰

教育部明确规定,在职人员攻读博士,单位应给予支持(见《关于做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通知》)。如果单位态度强硬,可以拿出文件沟通,但注意语气别太硬,毕竟目的是争取支持。

▍第3招,灵活调整学习方式

换导师/换学校,如果现单位对合作院校有顾虑,可以考虑其他高校;

延长学制,把3年学制拉长到4-5年,减轻单位对工作影响的担忧;

先读研修班,部分高校允许先修学分,等单位同意后再转正式学籍。

▍第4招,曲线救国

如果现单位实在谈不拢,两条路可参考,

内部调动,申请调岗到科研岗、培训岗等对学历要求高的部门;

换单位,有些高校、科研院所招聘时明确支持在职读博,甚至提供学费补贴。

▍第5招,用成果说话

先偷偷准备起来!比如提前发几篇核心论文,或者拿到国家级项目立项。等有了硬核成果再和单位谈,成功率会高很多。某高校辅导员就用这招,单位后来主动给他批了学习假。
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!

❌ 隐瞒单位偷偷读,一旦被发现,可能被按“旷工”处理,甚至影响毕业;

❌ 和领导硬杠,哪怕你有理,撕破脸对后续发展没好处;

❌ 盲目选热门专业,如果和专业无关,单位更可能反对。

四、实在行不通怎么办?

如果所有方法都试了还是不行,也别灰心。现在很多高校开设“同等学力申博”,不用单位同意也能先入学修学分,等符合条件再申请学位。或者考虑海外在线博士项目,部分院校支持全程线上学习,灵活度更高。

学姐提醒,读博是持久战,单位的态度可能随着你的工作表现改变。先把本职工作做出彩,再找机会提需求,胜算更大。

推荐阅读:

Copyright©2020-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.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-1

报名咨询电话

400-860-3166

  • 招生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