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合肥朋友私信,"想读在职博士,本地到底有哪些选择?"今天就跟研友们儿掏心窝子聊聊这事儿。先说重点,合肥目前有3所正规大学招收在职博士,各有各的门道。
头一个当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。他们家在先进技术研究院招工程博士,专业方向都是硬核科技,像人工智能、新能源这些。去年我表弟单位有个技术主管就是在这儿读的,周六日上课,学费8万起步。不过要求可不低,得有5年以上工程领域工作经验,手里还得有专利或科研项目。
第二个是合肥工业大学。他们管理学院招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,特别适合企业中层。我同事一姐妹去年刚考上,他说最大的好处是导师会结合企业实际课题指导论文。报考要准备两份专家推荐信,还得通过学院的英语水平测试。
第三个是安徽大学。文科院系招哲学、历史学在职博士,适合体制内朋友。有个在文化馆工作的朋友透露,安大对学术成果要求相对宽松,但必须保证每月4天到校学习。学费分三年交,总共6万左右。
给想报考的朋友提个醒,首先看准招生简章里的"非全日制"标识,其次注意社保缴纳证明要满1年。去年有个朋友就卡在社保时间不够,白白耽误一年。建议提前半年联系导师,带着工作成果去沟通成功率更高。
要是拿不准选哪家,教你个土办法,把三家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工作日课程表打印出来,跟自个儿的时间、能力做个匹配,保准错不了。
在职博士申请需要哪些材料?
一、基础必备材料清单
1. 身份证和学历证明
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是标配。学历方面要带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毕业证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。如果证书丢失,赶紧去毕业学校补办证明,别等截止日期前手忙脚乱。
2. 工作单位敲章文件
大多数学校会要求《单位同意报考证明》。这个需要找人事部门盖章,写清楚“同意该同志以在职方式攻读博士学位”。有些单位流程慢,建议提前1-2个月申请。
3. 科研成果证明
发表过的论文、参与的课题项目、专利证书等都要整理好。如果是核心期刊论文,记得带上检索证明;课题项目需要提供立项书或结题报告的复印件。
二、加分项材料别忽略
1. 研究计划书
别小看这3000字左右的计划书!导师最看重你的研究方向是否明确。建议先了解报考导师的课题方向,再结合自己工作领域来写。比如做工程管理的,可以选“智能建造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”这类接地气的选题。
2. 专家推荐信
至少准备2封推荐信。一封找硕士导师写学术能力,另一封可以让单位领导证明你的实践能力。有位朋友当年找了行业协会的专家写推荐信,面试时导师特别提到了这点。
3. 获奖证书合集
市级以上的科技奖励、行业竞赛奖项都可以带上。有个做医疗设备研发的申请人,把公司新产品获奖证书和医院使用反馈装订成册,给审核老师留下深刻印象。
三、特别注意的细节
1. 材料时效性
工作证明、政审表这些文件的有效期通常是3个月。有位老兄提前半年准备好了材料,结果现场被告知过期,只能临时重新跑手续。
2. 复印件规格
现在很多学校要求复印件用A4纸单面复印,证书类材料需要缩印到70%大小。建议提前问清教务处的格式要求,别因为装订方式不对被打回来。
3. 提前联系导师
材料初审通过后,最好带着材料当面拜访导师。有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考生,把多年现场工作记录整理成案例集,导师当场就确定了指导意向。
学姐提醒大家,不同学校的材料要求可能有细微差别。比如北大要求提交外语水平证明原件,而清华接受复印件。建议在院校官网下载最新招生简章,或者直接打研招办电话确认。准备好所有材料后,按顺序装进透明文件袋,重要原件单独存放,祝各位顺利通过审核!
推荐阅读:
相关文章